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了解更多 +
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政府主导、资源集成、开放共享”为原则,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文献、创新创业信息、创新服务、科创服务机构、科技申报服务系统、外链资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网上智能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成,将极大促进我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县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保障能力、科技资源集成服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了有效的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了解更多 +
添加项目
项目申报
培训报名
科技特派员报名
研究领域
科研产出
成果展示
学会动态
  • 甘谷:以“智”解“忧”释放数字交管服务效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谷县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爆发式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8万余辆,驾驶人保有量达9万余人。 甘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智慧交管建设为目标,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建立“数字车管所”大数据实战应用模型,设置“辖区概况”“本周过期驾驶证”“逾期未换证驾驶员”“本月7-9座面包车过期车辆”“本月两危一客过期车辆”“重型车辆过期”“逾期未检车辆派出所分布”等6大功能板块,车驾管信息实时更新、一屏展示、预警提醒、动态管控。同时探索落地“1+3+21+N”警务工作模式,即车管所牵头,“数字车管所”精准施策、“车
  • 兰州:举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科普进校园活动09-30
全国学院
工作动态

张掖高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赋能现代化大农业

发布时间: 2024-05-01 点击数量:0

近年来,高台县立足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产业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芯片,自主可控筑基石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近年来,高台县高度重视种业振兴工作,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这一主线,立足得天独厚的玉米制种条件,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增强辐射带动效应,全面启动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制种玉米高质量发展,着力打好种业翻身仗,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位于该县的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这几年立足种植基地建成以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研发中心为平台,以甘肃、贵州、河南、海南等综合试验站为科研基地的商业化育种科研体系和模式,并拥有多个自主选育品种,进一步延伸种子产业链。“公司自主研发品种13个,其中国审品种1个、省审品种12个,力争将公司打造为集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子企业。”公司副总经理张吉龙说。

高台县加快培育种业振兴骨干力量,登记注册玉米制种企业8家,年加工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建成果穗烘干线5条、籽粒烘干线7条、小包装生产线3条、果穗剥皮线6条,年加工包装种子2.2万吨。注重做好玉米制种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鼓励支持玉米种子企业与国内知名科研、教学单位联合建立研发机构,高台先行种业种子研究院和小包装生产线已动工建设,高台中农大康种子科技中心正在规划筹建,种子企业累计选育审定玉米新品种29个,其中省审品种28个、国审品种1个。

金戈铁马,驰骋阡陌兴农桑

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逐渐融入农业机械中,它们悄然改变着农业生产的面貌,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鲜明注脚。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如今的“金戈铁马”,从昔日的“人畜劳作”进化到现今的“机器换人”,农机装备正催生出澎湃动能。

在该县南华镇的田野里,安装北斗导航的新型施肥播种一体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一次性完成铺设滴灌带、播种、施肥、覆土、平整等工序,一粒粒小麦种子撒进土地,勾勒出一幅人勤春光美的农忙画卷。“通过引进北斗导航和‘小麦宽幅匀播+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节约了人工,还可以节水、节肥、节约种子、抗寒、抗旱、抗倒伏,达到增产的效果。”该县农技中心干部郑磊介绍。

如果说传统农业主要靠人,那么现代农业关键在机。高效农机不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收益。高台县把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支持农机装备升级、强化农机设备保养维护及农机技能人才培养等手段,推动农机“下田”增收增效。今年,该县春耕春播中使用各类农机1.5万台,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85%以上。

数字赋能,农业管理“向云端”

高台县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优势,围绕智慧农田、智慧畜牧、智慧农机、农村供销需求、气象信息服务,加快数字农业装备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推广应用,开展农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技术、智能设施农业技术和智能农机装备等应用与示范,持续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转型升级。近日,该县中度盐碱耕地综合治理示范项目正在宣化镇乐二村实施,这也是该县首次利用“暗管排碱”技术实施的盐碱地改良项目,旨在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使盐碱地由积盐状态逐渐转为脱盐、非盐状态,让土地焕发新活力。“按照设计的坡度和深度,利用GPS定位,红外线感应开挖,然后由自动一体化铺管机一次性完成开沟、铺管、覆砂、回填,暗管铺设后,土壤盐分随水分渗出,经一级管与二级管结合,最后流入管中排走,从而达到土壤脱盐的目的。”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赵海波介绍。

一大早,骆驼城镇碱泉子村村民吕志鸿在家打开手机,人参果大棚中的温度、湿度等各种数据一目了然。“自从使用智能控制系统,不仅可以24小时不间断自动采集棚内环境信息,为人参果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还实现了对大棚卷帘机、排风等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吕志鸿欣喜地说。

高台县主导农业产业链结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涵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产业发展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旅一体化发展等信息服务网络。建成农作物病虫疫情智能重点监测点1个、普通监测点4个,监测覆盖面积达20万亩,实现环境监控、农情监测预警、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等数字化管理。示范引进推广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自动卷帘、雄蜂授粉、物联网等新技术,建成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2.1万亩、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2.1万亩、沼液供田示范基地1.1万亩。

从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到推动产业数字化,让数据变为“新农资”,技术装备变成“新农具”,数字赋能让高台县传统农业插上数字化“翅膀”,农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供稿: 张掖市科学技术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