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了解更多 +
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政府主导、资源集成、开放共享”为原则,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文献、创新创业信息、创新服务、科创服务机构、科技申报服务系统、外链资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网上智能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成,将极大促进我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县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保障能力、科技资源集成服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了有效的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了解更多 +
添加项目
项目申报
培训报名
科技特派员报名
研究领域
科研产出
成果展示
学会动态
  • 甘谷:以“智”解“忧”释放数字交管服务效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谷县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爆发式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8万余辆,驾驶人保有量达9万余人。 甘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智慧交管建设为目标,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建立“数字车管所”大数据实战应用模型,设置“辖区概况”“本周过期驾驶证”“逾期未换证驾驶员”“本月7-9座面包车过期车辆”“本月两危一客过期车辆”“重型车辆过期”“逾期未检车辆派出所分布”等6大功能板块,车驾管信息实时更新、一屏展示、预警提醒、动态管控。同时探索落地“1+3+21+N”警务工作模式,即车管所牵头,“数字车管所”精准施策、“车
  • 兰州:举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科普进校园活动09-30
全国学院
工作动态

金昌: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发布时间: 2024-05-01 点击数量:0

金昌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强科技行动,不断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持续增强技术创新、要素集聚、平台溢出、成果转化“四大优势”,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全市登记技术合同358件,合同金额10.98亿元,同比增长46.4%;地方财政科技支出0.86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1.49%,居全省第2位;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92件,居全省第2位;科技活动投入指数69.14%,科技活动产出指数63.68%,均居全省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52.95%,居全省第5位。

图片

厚度0.05毫米的“手撕镍带”等纯镍箔材实现规模化量产

金昌市不断强化政策供给,着力破解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先后出台实施《金昌市强科技行动推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金昌市科技计划后补助项目管理办法》《金昌市发明专利提质倍增行动方案(2023-2025年)》《金昌市人才发展“授权松绑”政策清单》等政策文件,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完善了激励创新创造、推进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政策体系,最大程度调动企业和科研人才的积极性、创造力。

图片

永昌县河西堡工业园区

金昌市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向企业集聚,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75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达到48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2家。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经费财政奖补等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广应用科技创新券,率先组建工商银行金昌科技支行,成功推出全省首个“科创贷”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已为9家企业发放贷款3380万元。

同时,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题”,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承担各类各级项目,产学研协同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增强创新源头供给质量,提升服务产业发展保障能力。2022年以来,累计争取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4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6项,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81项。通过市企、校企合作驱动,促进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原创性、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高效产出,全市3项科技成果获2022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图片

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聚焦产业发展和现实需求,金昌市统筹整合创新资源,集中力量打造支撑有力的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供给侧和需求侧、研发端和落地端畅通对接。全市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6个,省级企业创新联合体、省级有色金属新材料创新创业示范园、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各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科技孵化器各2个,省级众创空间3家。(以上图片均为资料图)

(供稿: 金昌市科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