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了解更多 +
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政府主导、资源集成、开放共享”为原则,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文献、创新创业信息、创新服务、科创服务机构、科技申报服务系统、外链资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网上智能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成,将极大促进我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县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保障能力、科技资源集成服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了有效的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了解更多 +
添加项目
项目申报
培训报名
科技特派员报名
研究领域
科研产出
成果展示
学会动态
  • 甘谷:以“智”解“忧”释放数字交管服务效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谷县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爆发式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8万余辆,驾驶人保有量达9万余人。 甘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智慧交管建设为目标,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建立“数字车管所”大数据实战应用模型,设置“辖区概况”“本周过期驾驶证”“逾期未换证驾驶员”“本月7-9座面包车过期车辆”“本月两危一客过期车辆”“重型车辆过期”“逾期未检车辆派出所分布”等6大功能板块,车驾管信息实时更新、一屏展示、预警提醒、动态管控。同时探索落地“1+3+21+N”警务工作模式,即车管所牵头,“数字车管所”精准施策、“车
  • 兰州:举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科普进校园活动09-30
全国学院
工作动态

庆阳:交出扶残助残的温暖答卷

发布时间: 2024-01-04 点击数量:0

“宽敞的小院干净整洁,屋内陈设简单但摆放整齐,老两口脸上洋溢着喜悦。”环县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杨智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结对关爱对象张彩霞和丈夫杨生汉时的场景。

庆阳市环县山城乡郝掌村村民张彩霞因病致使个人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一直由老伴杨生汉照顾。“杨书记每周都会来家里,还帮着给家里的玉米覆膜,有他在,我俩心里踏实。”聊起近几月结对干部帮扶后的情况,杨生汉的语气变得愉快很多。

杨智发是环县农业农村局干部,也是环县山城乡郝掌村第一书记。张彩霞一家的情况,杨智发并不陌生。“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启动以来,杨智发主动申请与张彩霞结对,此后,他往这家跑得更勤了,送米面油、帮忙采购物资、下地干农活……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熟络了不少。

多次交流下来,杨智发得知张彩霞想要一辆轮椅来缓解、分担丈夫杨生汉的照护压力。没过多久,杨智发便协调县残联送来了轮椅。杨智发还细致地讲解了轮椅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让他们的生活慢慢向好,就是我们这些‘爱心家人’的心愿。”杨智发说。

宁县新宁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勾文娜也是“爱心家人”中的一员。

“杨奶奶,身体好着没?我过来看看您,有啥需要的生活用品就给我说,有啥困难就随时联系我,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一进门,勾文娜便对着自己的结对对象杨桂兰“唠叨”起来。

“杨奶奶是一个重度残疾人,虽说享受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基本生活没有问题。但她一个人生活,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和抚慰。”勾文娜说。

结对帮扶后,勾文娜经常和杨桂兰联系,从家庭情况到日常零星的琐事,她们之间始终保持紧密的“线上”沟通联系。在勾文娜眼中,“爱心家人”就是要用耐心、真心、爱心践行为民初心,温暖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困难人员。

“做‘爱心家人’也要做‘知心大姐’。”西峰区财政综合事务中心干部刘惠萍是西峰区温泉镇八里庙村村民杨文科的结对帮扶干部,也是这一家人的“知心大姐”。

“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启动伊始,刘惠萍上门探望了杨文科一家。“家里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困难,杨文科是精神二级残疾人,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和一双正在上学的儿女,家里就靠妻子一个人操持。”

回到单位,刘惠萍认真学习政策文件精神,着手制定帮扶计划。申请了1500元的“阳光家园计划”项目、每年600元补贴的“精神病免费服药计划”项目……帮助减轻杨文科家里的经济负担。

2023年7月21日,在家休息的刘惠萍接到了杨文科妻子的电话,“老人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不小心摔倒,造成小腿骨折,需要住院治疗。”电话中,刘惠萍听出了杨文科一家的慌乱,挂断电话后便赶到了杨文科家中,帮助他们联系医院、办理住院手续、申请临时救助金。

经过这几个月时间的相处,杨文科一家越来越信任刘惠萍,有大小事情也愿意和她分享。“现在,我们经常通过电话、微信交流,唠唠家常,看着一家人越来越有信心,我也很开心。”刘惠萍说。

在各种举措的有力保障下,庆阳市尊残扶残助残的氛围日益浓厚,广大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在持续提升。

庆阳市残联副理事长王铁刚介绍,“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启动后,庆阳市迅速响应,精准结对、扎实推进,紧紧围绕关爱对象权益保障、成长教育、情感关怀、政策落实等关爱内容和实际需求,积极衔接沟通,深化关爱行动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联系交流8.9万人次、实地走访6.2万人次,帮助解决困难5877个,帮办实事9078件。(记者石丹丹 吴东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