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了解更多 +
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政府主导、资源集成、开放共享”为原则,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文献、创新创业信息、创新服务、科创服务机构、科技申报服务系统、外链资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网上智能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成,将极大促进我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县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保障能力、科技资源集成服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了有效的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了解更多 +
添加项目
项目申报
培训报名
科技特派员报名
研究领域
科研产出
成果展示
学会动态
  • 甘谷:以“智”解“忧”释放数字交管服务效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谷县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爆发式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8万余辆,驾驶人保有量达9万余人。 甘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智慧交管建设为目标,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建立“数字车管所”大数据实战应用模型,设置“辖区概况”“本周过期驾驶证”“逾期未换证驾驶员”“本月7-9座面包车过期车辆”“本月两危一客过期车辆”“重型车辆过期”“逾期未检车辆派出所分布”等6大功能板块,车驾管信息实时更新、一屏展示、预警提醒、动态管控。同时探索落地“1+3+21+N”警务工作模式,即车管所牵头,“数字车管所”精准施策、“车
  • 兰州:举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科普进校园活动09-30
全国学院
工作动态

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甘肃省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火热推进

发布时间: 2024-09-25 点击数量:0

交通先行,富民兴陇。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交通强国、质量强国建设要求,把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全力打造“安全耐久、经济绿色、传承百年、人民满意”的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引领推动全省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精美桥梁,一条条四通八达的优质公路,全省公路工作亮点纷呈,讲述着甘肃交通建设的品质与卓越,为甘肃交通赢得了新口碑、树立了新形象、开辟了新赛道。

以“创新驱动力”提升发展“含金量”

推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和科研攻关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始终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根本动力。

走进G312线清傅项目8公里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段的总控制室,一张巨大的数字屏幕映入眼帘,仿真建模全方位还原道路环境,各种信号在屏幕上闪烁跳动,路段各项功能一目了然,内容包括自动驾驶测试、自动驾驶货运编队、服务区自动驾驶泊车、伴随式信息服务、准全天候通行、车道级交通管控、公路碳排放治理、自动驾驶公路养护巡检等八项特色应用。


这是我省打造的首条集“智慧”“绿色”于一体的“5G+智慧公路”,是榆中生态创新城至兰州市的快速通道之一。路段使用AI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测路况并形成处理报告,并向情报板及车辆发送气象、事故的预警信息;可以针对应急突发事件及时溯源分析,极大提高人工处理的反应速度。

机电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张宁平介绍:“现在智能车辆多了,但是缺乏足够的智慧道路与之匹配,作为甘肃省首条智慧公路,我们填补了这一空白,通车后可以大幅提升人们的出行体验。”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特性。G309线西合项目总投资77.27亿元,积极应用前沿科技,在项目灰土挤密桩施工安装北斗定位监控系统,可以快速定位当前桩头位置,并将施工分为成孔阶段、回填阶段和压实阶段,直观展示孔深的分布区间。在回填阶段,通过安装在回填车上的夯击次数传感器和填土监测传感器,得到回填阶段真实施工情况,从而提高施工质量,规避施工不规范情况。像这样的创新应用,在项目中多达65项,都凝结了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

▲G309线西合项目创新成果应用

▲智慧蒸养棚24小时开启,保证箱梁湿润,提高建材品质

G309线西合项目加强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的融合,建立各参建单位协同协作机制,促进技术和管理创新研究,推动精细管理和精品建造。项目不断转化应用创新成果,这对于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支撑庆阳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以“绿色驱动力”守住“生态线”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绿色发展已经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G1816乌玛高速合赛项目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投资建设,投资规模大,是“十四五”以来甘肃省第一个以省地共建、国家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项目“打包”方式实施的省级事权高速公路PPP项目,备受各方关注。为全力打造绿色品质工程,项目积极探索低环境影响建造方案,进行全链统筹谋划,克服高海拔作业重重困难。

G1816合赛项目HS3标项目副总工张会兵介绍:“项目已开工隧道,应用‘零开挖’进洞技术减小对周边自然景观的破坏,绿化恢复采用‘草皮移植+草籽选配’技术双组合,在钢筋加工场设置焊烟收集净化器,吸附施工产生的有害物质,一方面保护工人身体健康,防止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另一方面保护环境,防止烟气对大气造成污染。”项目充分发挥绿色技术的先导引领作用,于2024年1月入选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

G312线清傅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桑园子黄河大桥,是甘肃境内仅有的双向八车道四塔三跨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是黄河上游最宽、规模最大的斜拉桥,是国内8度以上地震区最大跨度分幅联塔斜拉桥,也是省内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最多的桥梁。

在项目环境测评阶段,修建地址横跨明长城山险,为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的破坏,项目在全省首次使用跨70米UHPC轻质钢桁梁;为克服大桥宽幅抗震问题,研发国内首个抗剪切能力达8000吨位的塔间金属消能器,采用国内最大吨位的粘滞阻尼器。“大桥建设在黄河上,建材不可避免要和黄河水汽接触,生成的化学物会对黄河生态造成危害,但我们遇到问题不怕问题,在建造时使用免涂装耐候钢,‘以锈防锈’阻止对黄河水源的污染,也大幅提高了大桥寿命。”项目管理办公室质量监管部部长陈文先的短短几句话,生动诠释了参建人员时刻将生态保护铭记心中的价值理念。

以高质量建设筑牢生产“安全线”

马莲河特大桥是G309线西合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桥梁全长2208米,主墩+梁+塔总高222.8米,创全省之最。200米的高空寒风呼啸,但脚下的钢筋混凝土地是如此平稳。大桥墩身施工爬模采用“全封闭液压爬架 + 分离式模板结构 + 专业化钢筋平台”,四面液压爬模架体整体同步爬升,可大幅提高架体的整体抗风性能,尤其是对爬升过程中突发大风状况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外架体四周均采用冲孔式钢板网全封闭防护,可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高墩作业施工电梯进出口位置是一条颇具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长廊,LED大屏幕上播放着安全警示教育宣传片,循环播放高墩作业风险及应对措施、典型事故警示案例。旁边的亲情主题照片墙贴满了工人们和家人温馨的合影,中咨集团三工区技术负责人方永前解释:“做这面墙的初衷,就是希望工人们每天工作前都可以看到家人的笑靥,提醒他们提高警惕,坚守安全施工。”这深刻体现了管理者时刻将安全理念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决心。

来到G244线庆阳过境段公路火巷沟特大桥和张铁沟特大桥项目的施工现场,初秋的山谷很是空旷,而身着荧光绿工作服的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给山谷增添了一抹靓丽的绿色。“大桥建设涉及高空作业多,施工安全风险高,为了更好保障施工安全,主塔建设应用全封闭液压爬模系统、可视化系统、防疲劳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周围环境,监控塔吊过程状态和司机操作状态,防止坠物,及时发布预警,提高施工安全性。”项目部副经理杨大利如是说。

淬匠心之火、铸时代之刃、琢品质丰碑,以历史为韵脚,综合枢纽似水绵长,绘就成甘肃交通发展的独特篇章。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打造中,甘肃交通建设者践行着郑重承诺,他们以实干业绩为甘肃省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