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了解更多 +
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政府主导、资源集成、开放共享”为原则,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文献、创新创业信息、创新服务、科创服务机构、科技申报服务系统、外链资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网上智能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成,将极大促进我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县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保障能力、科技资源集成服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了有效的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了解更多 +
添加项目
项目申报
培训报名
科技特派员报名
研究领域
科研产出
成果展示
学会动态
  • 甘谷:以“智”解“忧”释放数字交管服务效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谷县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爆发式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8万余辆,驾驶人保有量达9万余人。 甘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智慧交管建设为目标,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建立“数字车管所”大数据实战应用模型,设置“辖区概况”“本周过期驾驶证”“逾期未换证驾驶员”“本月7-9座面包车过期车辆”“本月两危一客过期车辆”“重型车辆过期”“逾期未检车辆派出所分布”等6大功能板块,车驾管信息实时更新、一屏展示、预警提醒、动态管控。同时探索落地“1+3+21+N”警务工作模式,即车管所牵头,“数字车管所”精准施策、“车
  • 兰州:举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科普进校园活动09-30
全国学院
工作动态

甘谷:探索借鉴“枫桥经验”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 2024-09-24 点击数量:0

新甘谷讯【通讯员 李勇东】今年以来,甘谷县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安排,通过打造“够得着”“有温度”“更高效”的调解组织,有效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赋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务实举措,打造“够得着”的调解组织。甘谷县人事劳动争议仲裁院于2018年被省人社厅命名为“规范化仲裁院”,为更好地服务于当事人,积极主动学习,总结经验,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及其他县区的好的经典做法,力争做到公正公平、高效便民、让当事人满意,让企业合法用工,让劳动者合法维权,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尽职尽责。在此基础上,全院工作人员进一步探索矛盾纠纷化解的新举措,提出要做群众“够得着”的调解组织,在全县15个乡镇全部成立建立基层调解组织。当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纠纷时,可就近前往当地乡(镇)的基层调解组织进行快速调解,做到劳动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家门”。在做好劳动人事争议矛盾纠纷化解方面,甘谷县人事劳动争议仲裁院坚持传承发展“枫桥经验”,务实举措、用情服务、创新方式,着力打造够得着、有温度、更高效的劳动纠纷调解新模式,真正做到了“乡事乡解、镇愁镇消”。

用情服务,打造“有温度”的调解组织。甘谷县人事劳动争议仲裁院将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程序进一步推进和下沉,耐心听取每一个劳动纠纷当事人的情况反映,敞开大门办公,要善于把办公室变成劳动群众的“议事厅”“茶话会”。调解员坚持以劳动纠纷双方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以真情化解矛盾,争取双方的共识,力求最妥善的解决方案。不定期与县法院工作人员交流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情况,对于在案件处理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与一些特殊案件,仲裁院主动与法院沟通,咨询了解法院在办理该类案件时的意见,确保裁决案件时尽量保持一致。近年来,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后无法及时申报工伤而申请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的案子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急难案件,甘谷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高效落实“案前调解,高效便民”的做法,在收到当事人申请之初,就着手调解事宜,制定相应的调解方案,在立案送达、庭前、庭审环节都会进行调解,将调解贯穿于办案全过程。并通过给双方当事人讲法律、讲政策、讲情理等,做好当事人的矛盾化解工作,在立案前完美高效解决纠纷。

创新方式,打造“更高效”的调解组织。当基层调解组织在遇到调解工作难以开展的状况时,甘谷县人事劳动争议仲裁院及时启动联动机制,由办案经验丰富的仲裁调解员及时前往纠纷处置第一线进行协调处置,最大程度上做到“高效调解”“及时调解”。同时在甘谷县人事劳动争议仲裁院利用电话沟通、在线视频等“互联网+”方式进行远程调解,确保高效的调解效率。共审查各类企业56家,涉及劳动者2000余人;在人社公众号公布一批次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将1家企业上报市局、省厅,充分发挥了信用手段在劳动保障领域的重要作用;现场投诉案件23件,办结23件,为167人追回劳动报酬242.22万元,其中立案调查5起,为60人追回劳动报酬114.13万元;一家企业因拖欠16人工资31.4万元被失信联合惩戒。共回复人民网留言19份、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253起、全省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139起。为提升我县信用水平作出了应有贡献。

下一步,针对企业用工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参加工伤保险的违法行为,甘谷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将及时向用人单位释明法律,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柔性劝言”,案件审结后向用人单位发出“仲裁建议书”,建议用人单位增强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依法履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义务,最大限度把劳动争议矛盾纠纷化解在内部、解决在萌芽,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