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大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中秋节主题社教活动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为传承与弘扬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深化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与情感联结,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与归属感,激发爱国情怀,9月15日,天水大革命历史纪念馆组织20余名青少年开展“纪念馆里过中秋、红色情怀伴成长”中秋主题社教活动。
大家首先来到了麦积民俗馆,琳琅满目的传统民俗展品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古老的农具、精美的手工艺品、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等,无不诉说着天水这片土地上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仔细聆听传统节日的渊源习俗和民俗展品背后的故事,感受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勤劳。
在民俗馆院内,大家迎来了游戏环节——“中秋月圆 趣味灯谜”,五彩缤纷的灯笼下挂上灯谜,孩子们竞相上前读谜面、猜灯谜,有的苦思冥想,有的胸有成竹,沉浸在猜灯谜的快乐中,一个个精巧的灯谜不仅考验了孩子们的智慧,也让大家在游戏中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和对中秋佳节的祝福,结合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青少年们进行了一场激情澎湃的朗诵活动。将诗词朗诵与推广普通话相结合,既能让大家用标准的语言诠释诗词之美,又能在朗诵中提升普通话水平,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孩子们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诵着一首首经典的红色诗歌和中秋佳作,朗诵声回荡在纪念馆内,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们进行着一场心灵的对话。
伴随着优雅的古典音乐,一曲渔舟唱晚,一曲高山流水,青少年们饱含深情地吟诵着,他们在诗词的意境里感悟亲情的厚重、友情的珍贵,感知“团聚团圆”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优美的诗词与标准的普通话相互交融,共同奏响新时代的文化乐章。
随后,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了中秋的起源、传说和传统习俗,让孩子们对这个古老的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到月饼的制作工艺,从赏月的雅趣到团圆的意义,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在心中不断升腾。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后,一份份月饼被郑重地发放到孩子们手中,小小的月饼,承载着节日的祝福与温暖,看着手中的月饼,孩子们的笑容如明月般灿烂。在这里,中秋的传统韵味与红色革命的精神相互交融,激励着孩子们在传承文化的同时,铭记革命先辈的付出,带着这份独特的感悟,勇敢地迈向未来。
孩子们进行了手工制作环节,纪念馆里洋溢着别样的热闹与温馨,彩色的纸张、精致的装饰,在大家的巧手下渐渐变成了一盏盏独具特色的花灯。这一刻,历史与现实交织,传统与创新融合,大家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花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与自豪感.
活动最后,青少年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踏入天水大革命历史纪念馆,展厅里的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从珍贵的历史照片到饱经沧桑的革命物品,从英雄烈士的事迹介绍到艰苦卓绝的战斗场景还原。孩子们沉浸其中,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红色的种子也在心中悄然种下。
大家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9月11日在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视察时的视频和现场展板,孩子们眼中充满了敬仰与感动,手捧香甜的花牛苹果,深深感受到了奋斗的力量,通过勤劳与智慧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就像那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饱含希望和收获,鼓励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新一代的辉煌篇章。
此次中秋社教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通过参观、游玩、朗诵和手工制作等环节,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中秋节相关民俗文化和革命历史故事,更是培养和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将带着这份红色记忆和文化传承,更加努力学习,茁壮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编辑 何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