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了解更多 +
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政府主导、资源集成、开放共享”为原则,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文献、创新创业信息、创新服务、科创服务机构、科技申报服务系统、外链资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网上智能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成,将极大促进我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县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保障能力、科技资源集成服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了有效的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了解更多 +
添加项目
项目申报
培训报名
科技特派员报名
研究领域
科研产出
成果展示
学会动态
  • 甘谷:以“智”解“忧”释放数字交管服务效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谷县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爆发式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8万余辆,驾驶人保有量达9万余人。 甘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智慧交管建设为目标,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建立“数字车管所”大数据实战应用模型,设置“辖区概况”“本周过期驾驶证”“逾期未换证驾驶员”“本月7-9座面包车过期车辆”“本月两危一客过期车辆”“重型车辆过期”“逾期未检车辆派出所分布”等6大功能板块,车驾管信息实时更新、一屏展示、预警提醒、动态管控。同时探索落地“1+3+21+N”警务工作模式,即车管所牵头,“数字车管所”精准施策、“车
  • 兰州:举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科普进校园活动09-30
全国学院
工作动态

天水:秦安县科技创新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4-03-19 点击数量:0

在省、市科技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秦安县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面向特色优势产业需求精准组织科技项目,强化政策引导壮大科技企业群体,突出项目支撑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促进供需匹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推进“强科技”“强县域”行动,科技创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以科技项目为牵引,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3年落实科技创新专项资金627万元,其中东西部协作项目4项100万元,本级财政专项14项100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强科技奖补资金项目14项264万元,省级科技项目13项120万元,市列项目12项43万元。筛选推荐的部省联动“秦安山旱地桃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由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和秦安县一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实施,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该项目通过引进新品种,示范新技术,开展桃园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省力化、轻简化栽培,果园生草培肥,山坡地桃园省力化施肥、旱地果园集雨高效利用等技术应用示范;建立标准化示范园,开展技术培训,引领带动项目区桃产业优质、安全、高效发展。

以创新平台为载体,推动县域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聚焦创新主体创新能力提升,始终把三类企业培育作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树牢“一盘棋”思想,在统筹上下功夫、政策上强协同、落实上见真章,以更扎实的工作推进强科技行动取得更大成效,不断完善梯度培育体系,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目前,全县有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国家星创天地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众创空间6个,科技创新中心1个,县级重点实验室1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0家,全县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3家。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主体进一步壮大,创新平台进一步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一步提升,科技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以科技人才为依托,强化县域科技服务能力。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设立科技特派员(基地)专题,布局项目6项、经费56万元,围绕县域果椒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开展科技研发、技术服务。下派“三区”科技人才26名,围绕实际农业生产需求开展科技服务、技术培训等工作。13名科技特派团成员到17个镇50个行政村开展驻点服务或巡回授课,有力促进可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工作。先后开展专题调研20余次,对接新型经营主体52个,帮建产业示范基地8处,引进蔬菜、林果新品种67个,示范推广新技术2项,破解关键技术难题8项,建立标准应用和产业标准体系1项。开展线上、线下培训40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青年农民、致富能手3万余人(次),有力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以交流协作为契机,推进县域协同创新发展。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决策咨询、产业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交流等方面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加强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持续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让更多科技成果实现落地转化。引导县内12家企业与天津市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型企业对接,与相关单位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农业实用技术咨询服务、科技信息交流、技能培训等方面协议,安排东西部协作项目4项100万元,津秦协同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供稿: 天水市科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