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了解更多 +
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政府主导、资源集成、开放共享”为原则,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文献、创新创业信息、创新服务、科创服务机构、科技申报服务系统、外链资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网上智能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成,将极大促进我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县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保障能力、科技资源集成服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了有效的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了解更多 +
添加项目
项目申报
培训报名
科技特派员报名
研究领域
科研产出
成果展示
学会动态
  • 甘谷:以“智”解“忧”释放数字交管服务效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谷县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爆发式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8万余辆,驾驶人保有量达9万余人。 甘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智慧交管建设为目标,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建立“数字车管所”大数据实战应用模型,设置“辖区概况”“本周过期驾驶证”“逾期未换证驾驶员”“本月7-9座面包车过期车辆”“本月两危一客过期车辆”“重型车辆过期”“逾期未检车辆派出所分布”等6大功能板块,车驾管信息实时更新、一屏展示、预警提醒、动态管控。同时探索落地“1+3+21+N”警务工作模式,即车管所牵头,“数字车管所”精准施策、“车
  • 兰州:举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科普进校园活动09-30
全国学院
工作动态

我省全力开展抗震救灾物资档案管理工作

发布时间: 2024-01-28 点击数量:0

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快速响应,汇聚资源力量,清单化、台账式盯紧各项任务落实,确保档案收集工作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

地震发生以来,省档案局、省档案馆指导临夏州和积石山县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档案工作,建立捐赠物资管理使用档案,督导各责任单位从源头上做好档案的形成和留存、整理和移交以及建设重特大事件档案数据库等,并坚守一线调研指导救灾物资调度发放流程和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各级档案部门不间断现场走访、核实信息、查漏补缺、多方验证,目前积石山县共17个乡(镇)159个村(社区)已全面完成信息收集补充。

2023年12月26日起,省档案局和省档案馆负责人带头,相关业务人员分批次、分阶段、不间断在积石山县蹲点指导抗震救灾档案管理工作,省档案馆和相关市(州)抽调业务骨干赴积石山县各乡(镇)、村(社),合力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基础工作。选定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为试点村,完成“应急性临时安置期”救灾物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为全面规范建档树立样板,形成可借鉴推广的范本。同时,多次召开培训会,就救灾物资管理档案基础资料整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档案收集等工作进行培训,介绍试点村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经验,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各行政村规范建档。

为建立健全抗震救灾物资档案管理机制,省档案局、省档案馆学习借鉴四川、青海等省经验做法,征求定西、陇南等市意见建议,建立并优化省级救灾物资档案管理机制,制定印发《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救灾物资档案管理工作方案》《甘肃省救灾物资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及《关于加强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档案收集工作的通知》,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分工、收集范围、方法步骤等。同时,指导临夏州建立救灾物资管理工作台账,协调省应急、粮储部门和相关单位,制定州、县、乡、村四级和7个仓储转运基地救灾物资调拨、接收、分配的台账模板,统一各级样表格式,从源头上做细做实档案形成和留存工作。

目前,我省已全面开展建档工作。1月11日起,省档案馆和临夏州、定西市、陇南市档案部门抽调20余名业务骨干,组成建档工作小分队,蹲点做好培训指导扶助工作。以临夏州和积石山县档案人员为主体,各乡(镇)、各村(社)指定1名专责人员,责任包干做好建档工作。积极推进抗震救灾档案数字化工作,在综合档案馆和责任单位建立专题数据库,争创全省专项工作档案数字化的示范。(记者马颖 通讯员李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