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了解更多 +
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政府主导、资源集成、开放共享”为原则,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文献、创新创业信息、创新服务、科创服务机构、科技申报服务系统、外链资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网上智能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成,将极大促进我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县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保障能力、科技资源集成服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了有效的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了解更多 +
添加项目
项目申报
培训报名
科技特派员报名
研究领域
科研产出
成果展示
学会动态
  • 甘谷:以“智”解“忧”释放数字交管服务效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谷县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爆发式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8万余辆,驾驶人保有量达9万余人。 甘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智慧交管建设为目标,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建立“数字车管所”大数据实战应用模型,设置“辖区概况”“本周过期驾驶证”“逾期未换证驾驶员”“本月7-9座面包车过期车辆”“本月两危一客过期车辆”“重型车辆过期”“逾期未检车辆派出所分布”等6大功能板块,车驾管信息实时更新、一屏展示、预警提醒、动态管控。同时探索落地“1+3+21+N”警务工作模式,即车管所牵头,“数字车管所”精准施策、“车
  • 兰州:举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科普进校园活动09-30
全国学院
工作动态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省治沙研究所徐先英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发布时间: 2024-01-21 点击数量:0

“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1月19日上午在北京召开,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为把莫高窟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真实、完整地留给子孙后代,敦煌研究院几代人不忘初心、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全力以赴加强文物保护。从早期的积沙清理、壁画修复,到崖体抢险加固、环境综合治理,再到多场耦合实验保护研究、数字化技术综合保护管理体系……随着时代变迁,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在不断升级完善保护方法、技术、手段、体系,使敦煌石窟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立足敦煌、面向全国、着眼丝绸之路沿线、放眼世界,不断延伸保护范围和领域,抢救了近20省区300项濒危遗产。

首次建立我国古代壁画保护的科学方法,攻克古代壁画起甲回贴、酥碱脱盐、空鼓灌浆等修复难题;攻克干旱环境土遗址结构失稳、表层劣化加固瓶颈,形成我国自主研发的保护成套技术和实践范式……在实施莫高窟壁画保护工程,西藏三大重点文物布达拉宫、萨迦寺、罗布林卡壁画保护修复工程,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抢险加固工程等工程的过程中,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先后攻克诸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壁画塑像、土遗址、石窟寺等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套关键技术和实践路径。

此外,在文物保护重大装备制造、重大发明创造等领域取得成果:研发了我国首座考古发掘现场移动实验室,有效破解了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文物快速劣化、消失的世界难题;建成了文化遗产领域唯一的全气候大型物理仿真模拟平台——多场耦合实验室,破解了岩土质文物长时序劣化过程再现难题和尺寸效应瓶颈;打造了全球首个基于风险理论的丝路遗产监测预警体系,成功实现丝路沿线多处文化遗产的可视化监测。

1月19日上午,“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徐先英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徐先英,博士,二级研究员,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甘肃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甘肃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甘肃省领军人才(一层次)获得者。从1985年参加工作到2023年7月到龄退休,徐先英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里一干就是一辈子,用青春守护绿水青山,用科技阻挡风沙的脚步。39年来,他主持完成科研项目30多项,多次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授权专利22项,出版发表论文专著百余篇,成功筛选出抗逆性沙地造林树种4个,研发防风固沙技术与模式17项,研制新型治沙装备90多台(套),在全国沙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记者施秀萍 洪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