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了解更多 +
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政府主导、资源集成、开放共享”为原则,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文献、创新创业信息、创新服务、科创服务机构、科技申报服务系统、外链资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网上智能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成,将极大促进我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县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保障能力、科技资源集成服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了有效的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了解更多 +
添加项目
项目申报
培训报名
科技特派员报名
研究领域
科研产出
成果展示
学会动态
  • 甘谷:以“智”解“忧”释放数字交管服务效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谷县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爆发式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8万余辆,驾驶人保有量达9万余人。 甘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智慧交管建设为目标,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建立“数字车管所”大数据实战应用模型,设置“辖区概况”“本周过期驾驶证”“逾期未换证驾驶员”“本月7-9座面包车过期车辆”“本月两危一客过期车辆”“重型车辆过期”“逾期未检车辆派出所分布”等6大功能板块,车驾管信息实时更新、一屏展示、预警提醒、动态管控。同时探索落地“1+3+21+N”警务工作模式,即车管所牵头,“数字车管所”精准施策、“车
  • 兰州:举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科普进校园活动09-30
全国学院
工作动态

陇南市:易地扶贫搬迁开启幸福新生活

发布时间: 2024-01-07 点击数量:0

傍晚余晖未落,在宕昌县两河口镇罗湾村易地搬迁安置点,罗湾村村民杨艳强干净敞亮的房屋中,欢声笑语不断,浓浓的幸福四处弥漫。

2023年以来,陇南全面落实国家及全省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部署,接续推动搬迁群众产业发展、就业帮扶、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重点工作,切实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能融入”。

在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过程中,陇南采取“以进城入镇为主、农村安置为辅”的方式,统一论证选址,集中征地拆迁,因地制宜,探索出了跨乡镇集中安置、整乡整村搬迁安置、进城入园建楼安置、插花安置等多种安置方式。

易地扶贫搬迁,不只“搬家”,更要“立业”。窗外寒风凛冽,文县口头坝乡就业工厂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这座就业工厂引进了文县众鑫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让搬迁群众圆了家门口的“就业梦”。成立至今,工厂每天用工20人至45人,人均日工资可达100元。

2023年,陇南市紧盯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因户施策、多措并举,通过发展特色种养、扶贫车间、乡村旅游、公益岗位等多种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并针对搬迁户,建立就业台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市已有3.5万余名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就业率达到95.14%。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如何把好事办实,让群众住得放心、过得舒心,考验着陇南党委政府的责任担当。

“单元楼道晚上灯不亮了,住户上下楼不方便,希望予以解决。”这是文县某安置小区网格员接收到的一条居民反馈信息。仅仅几天时间,社区工作人员便将楼梯间的灯全部换新。

居住在安置小区3号楼的王喜德说:“我们都是从外乡搬过来的,有问题、有困难,小区的干部居民都会一起商量解决。”

秉承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初衷,陇南多措并举,全面健全基层组织,强化安置小区设施功能,提升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如今,各安置小区道路硬化、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截至目前,陇南安置小区累计设立基层自治组织44个、建立党群服务中心或一站式服务中心43个,成立基层党组织63个,建立物业管理服务中心15个。谋划实施的8个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已全部建成。

如今,安置小区里舒适的环境,便捷的生活,和谐的邻里关系让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攀升。 (张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