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了解更多 +
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政府主导、资源集成、开放共享”为原则,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文献、创新创业信息、创新服务、科创服务机构、科技申报服务系统、外链资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网上智能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成,将极大促进我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县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保障能力、科技资源集成服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了有效的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了解更多 +
添加项目
项目申报
培训报名
科技特派员报名
研究领域
科研产出
成果展示
学会动态
  • 甘谷:以“智”解“忧”释放数字交管服务效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谷县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爆发式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8万余辆,驾驶人保有量达9万余人。 甘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智慧交管建设为目标,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建立“数字车管所”大数据实战应用模型,设置“辖区概况”“本周过期驾驶证”“逾期未换证驾驶员”“本月7-9座面包车过期车辆”“本月两危一客过期车辆”“重型车辆过期”“逾期未检车辆派出所分布”等6大功能板块,车驾管信息实时更新、一屏展示、预警提醒、动态管控。同时探索落地“1+3+21+N”警务工作模式,即车管所牵头,“数字车管所”精准施策、“车
  • 兰州:举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科普进校园活动09-30
全国学院
工作动态

兰州:兰州工业研究院专家人才工作站为产业发展蓄势赋能

发布时间: 2023-12-19 点击数量:0

近日,“兰州工业研究院专家人才工作站” 2023年度评估顺利通过。该站建于2022年1月,建站以来始终聚焦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准确把握新机遇新挑战,系统谋划新时代新发展新思路新举措。以“产学研相结合的黏合剂、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孵化器、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复合型干部的实训所”为发展定位,结合兰州工业研究院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专家人才优势,不断优化科研管理模式、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强化优势学科研究,努力开创该院科技创新发展新局面。

解决产业难题 提升业务能力

“兰州百合”是中国特有的“药食同源”甜百合,也是甘肃兰州南部及北部山区支柱产业。由于其生长周期长,有特定的生长环境,种植区连作障碍严重,使得品种退化,黄化病害发生率逐年上升,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兰州百合产业化发展。为此,兰州工业研究院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俄罗斯外籍院士王琦专家团队,开展微生态菌剂研发、应用示范推广。王琦教授长期致力于生物杀菌剂与植物微生态制剂以及微生物肥料的创制和应用推广,为我国农作物重大病害绿色防控做出突出贡献。黄化病的发生本质上是源于百合的连作障碍,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可有效减少作物重茬病害,缓解药害和肥害,有效改良土壤、增加养分,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专家人才工作站应用王琦教授微生态制剂,在兰州米家山百合有限责任公司、七里河耘胜农场先期示范推广100亩。取样对比发现,试验组平均株高和净重均高于对照组,根系更为发达,长势优良,施用抗重茬微生态制剂亩产增加250公斤以上,且每亩投入成本低于100元。

为提升专家人才工作站研究人员业务能力,开阔研究视野,工作站积极组织站内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各类技术比拼,在专家团队的大力协助和指导下,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甘肃)中,对兰州甜甜百合有限公司提出的“兰州百合优质丰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工作站提出的解决方案获得企业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获评农业组优胜奖(一等奖);同时,在近两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中,共挑战成功十余项企业技术需求,并与企业签订意向合作协议。在挑战赛和技术比拼过程中,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专家团队的指导更加具体、靶向更加明确,极大提升了研究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化人才结构 促进成果转化

为更好地发挥专家人才引领指导作用,结合工业院优势学科,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工作站打造了以特色农业加工、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三个方向为主的专家人才团队。一是在特色农业产业方面,引进中国农业大学王琦专家团队联合开展微生态菌剂研发示范推广。二是在精细化工方面,与兰州大学化工学院马建泰教授合作,推进“甘肃省协同创新基地”建设,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三是在新材料产业方面,通过推进兰州市新材料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引进兰州化物所、兰州理工大学的材料指导专员4名,起草新材料产业链研究报告,绘制产业招商谱图,整理产业链机会清单。

两年来,在高端人才的指导下,在各创新团队的努力下,全院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项目和平台建设呈现突破性增长态势。一是本年度立项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科协协同创新基地项目及配套项目2项,市科技局人才项目3项,市计划项目2项,市青年创新专项2项,市社科项目2项,项目申报提质增量,申报渠道多元化。二是持续推动培育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建成科研平台十余个。仅2023年,就建成兰州知识产权转化交易中心、“甘味”食品产业集成创新示范基地、甘肃省“星创天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协同创新基地等多个创新平台,极大促进了科研新业态,夯实了科研新基础。三是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不断做深做实与在兰高校院所和企业的合作,实现仪器设备共享,组成联合科研团队,共同培养人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