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了解更多 +
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政府主导、资源集成、开放共享”为原则,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文献、创新创业信息、创新服务、科创服务机构、科技申报服务系统、外链资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网上智能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成,将极大促进我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县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保障能力、科技资源集成服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了有效的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了解更多 +
添加项目
项目申报
培训报名
科技特派员报名
研究领域
科研产出
成果展示
学会动态
  • 甘谷:以“智”解“忧”释放数字交管服务效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谷县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爆发式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8万余辆,驾驶人保有量达9万余人。 甘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智慧交管建设为目标,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建立“数字车管所”大数据实战应用模型,设置“辖区概况”“本周过期驾驶证”“逾期未换证驾驶员”“本月7-9座面包车过期车辆”“本月两危一客过期车辆”“重型车辆过期”“逾期未检车辆派出所分布”等6大功能板块,车驾管信息实时更新、一屏展示、预警提醒、动态管控。同时探索落地“1+3+21+N”警务工作模式,即车管所牵头,“数字车管所”精准施策、“车
  • 兰州:举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科普进校园活动09-30
全国学院
工作动态

临夏:广河县扎实推进牛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3-12-10 点击数量:0

近年来,广河县依托资源禀赋和群众善养殖、会养殖、小群体、大规模基础,突出种足、养多、提质、增收,坚定不移走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绿色发展路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关键作用,坚持把科技嵌入牛羊全产业链发展各个环节,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着力延伸产业链、补齐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做大做强县域支柱产业,推动牛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政策激励,夯实工作保障。抢抓州委、州政府打造畜牧百亿级产业和牛羊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机遇,加大奖补扶持力度,制定下发《关于加快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配套制定科技示范方案,完善科技支撑牛羊产业发展和奖补措施,特别是牛羊产业中投入科技示范资金295万元,联合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水平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建设专家工作站、研发中心,开展高效养殖技术示范、肉质评价及产品标识,筛选科学配方,转化科研成果,提升科技含量。

二是注重人才支撑,发挥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中的主心骨作用,围绕牛羊全产业链各环节需求,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通过引才、育才、聚才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团队,以“智力流动”方式来广河从事技术服务,助力产业升级。去年以来,全县从双一流大学共引进人才24名。加大乡土人才培育力度,对“土专家”“田秀才”建库管理,建立择优动态培养机制,集聚牛羊全产业链行业人才,提高科学养殖水平。目前,共评选人才40名,新认定“种养加销”全链条乡土人才28名,培育人工授精技术人员25名。

三是强化技术运用,推动全链条升级。抢抓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机遇,积极创建种养循环示范县,建设种养循环示范区9万亩、有机肥还田1万亩,建设千亩科技试验田1处。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技术,新引进先玉1483等高产、优质饲粮兼用玉米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单位产量,为牛羊养殖提供优质饲草资源。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玉米种植、收获加工农机化率分别达86.2%、90.6%,玉米种植收获加工实现全程机械化,特别是在今年春耕生产中,首次运用智慧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实现无人智能作业,实现降本增效。积极探索现代化养殖新模式,建成空中立体养殖场、现代化全自动母羊繁育场、温棚水培养殖场各1处,动鼓励扩大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养殖,推动牛羊产业全链条升级。

四是提升饲料质量,夯实养殖基础。按照以养定种、种养平衡原则,依托广河粮改饲优势,积极研制广河特色饲料配方,评定饲草料营养价值,建立数据库,指导养殖户开展饲草料鉴别。按照科学、安全、经济原则,设计日粮配方2套、21类,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户盲目配料、资源浪费和牛羊营养缺乏问题。采用品质育肥日粮配方,羔羊育肥期内日增重提高18.7%;大羊提高11.25%;全混合颗粒饲料育肥羔羊,平均每天净收入增加近1元。

五是坚持扩繁增量,推动提质增效。注重科学繁育管理,围绕优质肉羊扩繁养殖,投资150万元,建成运行集“科技示范、肉羊品种改良、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等多种资源要素为一体的良种繁育中心,大力推广绵羊高效繁育“44172”模式,通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提高了繁殖率和良种化水平。注重标准体系建设,建立“科技专家团队+良种场+标准化繁育场+家庭农场+人才带动”的良种繁育生产体系,实现品种品质提升、工业化生产,今年7月7日,在甘肃农业大学召开广河羊肉团体评审会,广河县羊肉“四个统一”地方标准成功通过专家评审,即将正式发布。引进纯种澳洲白、南丘等种公羊,扩大基础母畜群,年繁育牛犊4.2万头、羊羔53万只,推动牛羊异地引进育肥向自繁自育转型,品种繁杂低产向优质高产升级。

六是提升肉质品质,发挥增收效益。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引导群众开展圈舍提升改造、绿色生态养殖,扎实开展疾病预防诊治,保证健康快速生长,经济效益牛、羊日提高分别为约8.4元、1.21元,日净利润增加分别3.9元、0.89元。采用甘肃省一等奖获奖专利以及全营养平衡颗粒、酵母、绿色无抗饲料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牛羊更健康、营养更均衡,养殖效率明显提高,实现了养殖促增收的核心效益。广河肉羊关键指标分析,屠宰率由51%提高到55%,净肉率44%;羊肉嫩度好,熟肉率63%;Omega-3占到总脂肪酸的0.83%,DHA含量高出一般肉羊0.13%,油酸比一般羊肉高出9.03%。人体必需的9种氨基酸含量高出一般肉羊1.1%,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分别高出一般羊肉4.41%和0.85%。

七是打造县域品牌,助推提档升级。加大“甘味”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广牧清源”获批县域公用品牌,举办广河羊肉品鉴推介大会,创建“广河羊肉、广通天下”特色甘味品牌,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记录频道投放宣传片,“广河羊肉”国家地理标志即将获批,启动“广河牛肉”国家地理标志创建,运行品牌运营中心,打造品牌宣传、营销、体验一体店,广河牛羊肉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初具规模,引进兴达集团、湖南马大姐餐饮公司实施屠宰加工、牛羊肉精分割、冷链仓储物流等项目,分割后的价格每公斤提高了40元,实现了绿色牛羊肉从农产品向优质商品的转变,打通了进入全国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八是突出信息支撑,打造产业数字体系。抢抓省州数字化政府建设各项政策机遇,投资529万元,建设牛羊产业发展指挥调度系统、乡镇社区自主服务终端,在2.2万户养殖户、380家规模养殖场安装视频探头2.1万个,实现全时段、无缝隙管理服务。依托牛羊产业协会,坚持每月召开调度会议,加强宣传培训、对接联系,扎实开展销售渠道对接、保障服务,推动牛羊产业数字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规范运行大数据智慧平台,采集交换各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合作社、交易市场、销售平台、物流公司数据,实现养殖各环节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并与终端市场无缝对接,形成统一监管、统一认证、统一规范的品控溯源体系,及时发布产销信息,今年前三季度完成牛羊(肉)销售59.6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良种牛羊高效繁育、品质化生产、绿色牛羊肉生产等领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深入研究破解,着力在全产业链发展、养殖技术提升、技术科技创新、牛羊产品商品化上实现突破,努力打造面向全国的绿色牛羊肉生产供应区,不断开创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