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了解更多 +
平台概况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搭建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政府主导、资源集成、开放共享”为原则,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文献、创新创业信息、创新服务、科创服务机构、科技申报服务系统、外链资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网上智能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甘谷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成,将极大促进我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县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保障能力、科技资源集成服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了有效的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了解更多 +
添加项目
项目申报
培训报名
科技特派员报名
研究领域
科研产出
成果展示
学会动态
  • 甘谷:以“智”解“忧”释放数字交管服务效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谷县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爆发式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8万余辆,驾驶人保有量达9万余人。 甘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智慧交管建设为目标,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建立“数字车管所”大数据实战应用模型,设置“辖区概况”“本周过期驾驶证”“逾期未换证驾驶员”“本月7-9座面包车过期车辆”“本月两危一客过期车辆”“重型车辆过期”“逾期未检车辆派出所分布”等6大功能板块,车驾管信息实时更新、一屏展示、预警提醒、动态管控。同时探索落地“1+3+21+N”警务工作模式,即车管所牵头,“数字车管所”精准施策、“车
  • 兰州:举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科普进校园活动09-30
全国学院
工作动态

武威:一线服务到田头 为农服务解难题

发布时间: 2023-12-03 点击数量:0

【武威强科技行动进行时

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农户把好种苗、肥料等投入品关,落实培肥修复土壤、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等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农事操作流程……自2013年研究生毕业以来,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壤肥料节水技术工作站副站长李春玲就一直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从一名普通的农技人员,到后来担任科技特派员,她始终坚持问农所需、解农所惑、排农所困。  

初冬时节,天气渐凉,走进位于凉州区发放镇马蹄河集体经济科技产业园的甘肃瑧菌源菌业有限公司,李春玲正在食用菌温棚内,反复叮嘱着工人们后期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大家千万记住,天气变冷了,要注意棚里的温度和湿度,这茬菇长得不错,要及时采收,宜小不宜大。”

多年来,李春玲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指导培训农业企业、农民专业组织、种植大户及农民800余场,发放技术资料3000余份,培训人数超过5000人。

“科技特派员的指导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食用菌产量显著提升。”甘肃瑧菌源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甲兴告诉记者,“李站长经常来公司开展技术培训、发放资料和食用菌种植所需的各类物资,在大棚里一待就是大半天,帮助我们掌握了诸多先进的食用菌种植技术。”

在长期的农技推广工作中,李春玲依托市域优势主导产业、重大技术推广、重点项目实施,筛选出适宜本地生产的6个食用菌新品种,推广新型肥料20余种、生物菌剂6个,成功研究玉米缓控释肥技术、沿沙区滑子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冷凉区林下大球盖菇轻简化栽培技术等适用配套技术和新技术20余项。

同时,她还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落地,向种植户、合作社等传授实用技术,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获得更多实用技术,让更多农民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力促进地方农业发展。

整日与农、地、肥打交道,这份在很多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工作,李春玲却乐在其中。

“我始终相信我们所做的是一项可以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事业。”她说:“再好的科研成果如果不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不进行成果转化,都等同于废纸。我们在不断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更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利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