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参加“中巴伊经济走廊新垦绿洲地力与产能协同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研讨会
6月22日,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重大专项“中巴伊经济走廊新垦绿洲地力与产能协同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研讨会在兰州召开。伊朗国家牧场管理委员会、伊朗能源部、伊朗德黑兰大学、巴基斯坦科学院、中科院西北院、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和临泽璟褀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会议。中科院西北院副院长康世昌、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吴志强出席会议并致辞。
研讨会上,中方就河西走廊绿洲建设与沙害治理、中国西北绿洲农田土壤肥力变化及作物产量动态、CRNS技术体系及在干旱农业用水管理中的应用、中国西北干旱区碳固存潜力、张掖制种玉米的国际定位及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中的作用等主题做科研及学术报告;外方就气候变化下伊朗水资源管理、伊朗沙漠化动态与趋势预测及干旱地区铁路沙害治理、基于卫星降水数据的降尺度新方法等主题分别做了科研及学术报告。
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中巴伊经济走廊新垦绿洲地力与产能协同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针对中巴伊经济走廊新垦绿洲土壤贫瘠、沙化、贫瘠化等土壤障碍导致农业水肥利用效率及生产力低下问题,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了国际科技合作重大专项“中巴伊经济走廊新垦绿洲地力与产能协同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以项目为支撑,通过新垦绿洲地力提升、多样化种植固碳培肥与水生产力调控技术的联合研发与技术转移,形成新垦绿洲地力与产能协同提升技术体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中国方案与借鉴范式。
会议期间,还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河西走廊野外考察,中巴伊三方围绕新垦绿洲地力与产能协同提升、沙漠化治理、防沙治沙工程技术体系、寒旱丝路设施农业、凹凸棒资源利用与技术开发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此次研讨,进一步增强了中伊双方在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土地管理方面的了解。与会人员表示,希望能够寻找新的合作研究与交流渠道,联合推动双方在防沙治沙、节水农业、水资源管理和绿洲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省科技厅国合处负责同志参加研讨会。